第209章 大概率又去寻欢作乐了 (2 / 2)
给力文学geilizw.com
这些书籍,皆是系统所赐,胡大老爷未曾重视,仅作为日常消遣。
在他看来,这些书并无特别之处。
不过是纸张上乘,印刷考究罢了。
既无禁忌之言,亦无特殊标记!
他顾虑**梅被人撞见,实则唯恐自己身份暴露。
除此之外,有何可惧?
老朱随手翻阅几本后,便置之一旁。
终究不过是品质略胜一筹而已。
若时间充裕,浏览一二倒也无伤大雅。
但此刻身处胡府,自不能像宫中那般随性。
于是,稍事浏览,老朱便欲起身离去。
然而起身之际,瞥见一旁的胡仁彬,老朱索性再次转身,拾起方才那本《三国》,堂而皇之地塞入怀中,致使衣衫鼓起。
老朱非但不以为意,还故意在胡仁彬面前拍了拍,带着几分得意道:
“怎样?”
“拿你爹一本书,你还敢有异议?”
“朕前前后后赐予你家多少财物、田地?”
“一本闲书而已,何足挂齿!”
胡仁彬闻言,还能如何反驳?
此乃大明皇帝,亦是自己的岳父。
你说有理,那便有理吧!
大不了等老爹回来挨顿责罚!
反正两边都是长辈,他哪个都得罪不起。
望着胡仁彬一脸苦楚却不敢言语,老朱今日郁闷多时后,总算舒畅了些许。
嗯,总算没白来一趟,总算捞到了点东西。
随后,老朱双手负后,在书房内再次踱起步来。
不久,步入书房另一角落的朱元璋又一次呆立当场。
此处与书房主体由一道屏风相隔。
尽管老朱至今仍不解为何要拆墙后再立屏风,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眼前杂乱无章的一堆物品发呆。
“仁彬,你爹这是改行了?”
被唤及的胡仁彬急忙靠近。
他同样愣住了。
“呃,陛下,这里变成这样,臣实在不知!”
“臣这两年多都在上元县任职,很少回家!”
简短回答朱元璋后,胡仁彬一脸困惑与不解,凝视着眼前的景象。
映入朱元璋二人眼帘的是什么?
中央位置摆放着一个木工台,台上及周边地上散落着木屑。
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木工工具。
另一侧墙角则堆积着各种木料,长短不一,显然经常使用。
结合这些物品置于书房之中,任谁都能猜出是谁日常所用。
只是他们不解,为何胡大老爷会迷上木工。
若胡大老爷在此,定会嗤笑一声:
“没见识的哪懂这个!”
“哪个男人能抵挡得了拥有一堆工具亲自动手的乐趣?”
只可惜现在没有条件,不然胡大老爷真想如前世一般,与好友们在乡间各自一间房尽情折腾。
想当年,他们凑钱买的那座小院,连打灰砌墙都抢着干,乐在其中。
从事木工活,实为自寻乐趣之举!
朱元璋虽不解胡大老爷为何舍弃官职,却偏爱藏匿于府中钻研木工。
但此举既不违法,亦不悖道德,至多算是奇特嗜好罢了,无须深究。
正当朱元璋欲离去时,墙角一物吸引了他的注意。
他好奇上前,发现竟是一台织布机,这让他的表情变得愈发奇异。
他转向胡仁彬问道:“难道你父亲还私下织布不成?”
胡仁彬神色同样古怪,本能地摇头否认:“臣确实不知!”
“但以臣对家父的了解,织布绝非他为自己所备!”
朱元璋闻言沉思片刻,微微点头。
的确,木工活或许能归咎于胡大老爷,但织布绝非他的作风。
他突然想到,这织布机是否暗藏玄机?
念及此,他走近细看。
对于其他物件,朱元璋或许不甚了解,但织布机他却熟悉得很。
坤宁宫中便有一台,马皇后常在宫中织布。
不仅马皇后,连同郭惠妃在内的妃嫔们,也在皇后的带领下织布缝衣。
因此,朱元璋对织布机颇为熟悉。
然而,此刻坐在织布机前,他却再次愣住。
这织布机,似乎与他平日所用大不相同!
织布机多年无大变,民间宫廷,不过材质略有差异,工匠打磨精细之别,结构则一。
然而眼前这台,丝线间竟多出一梭!
此为何物?
朱元璋懂织布,手艺虽不及马皇后等人,操作流程却了然于胸。
他细思片刻,便悟出这飞梭之妙。
一试之下,惊觉其速远超民间梭子,操作亦更便捷。
随着手法渐熟,他骇然发现,自己那被马皇后嘲笑的笨手,如今操弄此机,速度竟与马皇后不相上下。
甚至隐隐感觉,若再熟练些,或许能超越马皇后。
这太令人震惊了!
仅仅增加一个部件,调整操作,变化竟如此之大!
朱元璋不解却震撼至极!
观其摆放与环境,此物定是胡惟庸所为!
更觉不可思议!
“惟庸何时对这些如此精通?”
“莫非他不上朝,整日在家琢磨这些?”
“他从哪学来的这手艺!”
老朱满心疑惑。
------
“仁彬,此物件可是你父亲所置?”
“你可了解其中奥妙?”
“快,与朕细细道来!”